常州烏米飯的基本介紹
農歷四月初八,是溧陽人的烏飯節(jié)。民間傳說是因為釋迦牟尼的弟子目連,為了吃到飯,想辦法用烏藥葉搗汁染米,煮成烏飯送去,餓鬼們不敢吃那烏飯。母親才終于得以飽腹,溧陽人年年吃烏飯,紀念目連這位孝子。
營養(yǎng)價值
補益脾腎,止咳,安神,明目,烏發(fā),適宜體質衰弱者食療調補。做烏米飯的植物有南燭,孫思邈方書曰:"南燭煎,益髭發(fā)、即容顏,兼補暖,又治一切風疾,久服輕身明目,黑發(fā)駐顏。" 楓樹的嫩葉可代茶。烏桕的根皮及葉入藥,有消腫解毒、利尿瀉下之效。
歷史民俗
烏米飯原為民間食品,唐代即有。江蘇宜興、溧陽、金壇和皖南一帶農村每逢農歷四月初八,多有人家用烏飯樹葉煮烏米飯,已成習俗。在中國浙江、江蘇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四川、貴州、安徽等地,人們仍保留著農歷四月吃烏米飯這一古老的習俗。有的地方在清明寒食節(jié)吃,而更多的則是在四月初八這天吃。烏米飯是花溪苗族、布依族獨特的風味小吃。農歷四月初八,布依族稱為“牛王節(jié)”,也叫“開秧門”。四月初八一過,打田栽秧就開始。開秧門這一天吃了烏米飯,打田栽秧這段時間,身強體健、百病不生,因此家家戶戶都要吃香噴噴的烏米飯。烏米飯是一種紫黑色的糯米飯,是采集野生植物烏飯樹的葉子煮湯,用所煮的湯將糯米浸泡半天,然后撈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。烏米飯油亮清香,由糯米泡入烏樹葉中幾小時后煮成的。吃烏米飯可以祛風解毒,防蚊叮蟲咬,而且人們相信在立夏這天吃烏米飯,孫臏就會護佑人們平安如意。
制作方法
原料:糯米500克,南燭葉50克。
制法:
1、將糯米淘洗凈備用。
2、南燭葉洗凈加水500毫升,煮半小時,去其葉渣取汁水煮糯米,用文火煮2小時左右,待米色變黑,熟爛后可即食用。
聲明:本站品牌策劃與包裝設計作品部分為原創(chuàng)內容,本文常州烏米飯關鍵詞為“常州烏米飯包裝設計,常州”頁面信息僅供參考和借鑒,如有侵權、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,請及時聯系我們,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。
幫助企業(yè)找到亮點,打磨亮點,包裝亮點,讓產品更容易銷售。已經服務:金鶴大米,老街口瓜子,摩爾農莊核桃奶,御石榴果汁飲品,黃天鵝可生食雞蛋,陜果妙地鮮高品質蘋果,野森林大地陽光黑木耳,大師小點蛋撻,光明,今麥郎,書亦燒仙草等品牌。四喜發(fā)現:每一個偉大品牌都起于微末,持續(xù)改善,終成于天下.
聯系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