蒼溪川明參的基本介紹
蒼溪川明參,四川省蒼溪縣特產,中國地理標志產品。蒼溪縣位于四川盆地北緣,地形氣候非常適宜中藥材的生長,總面積、產量位居全國第一。所產川明參通體黃亮白潤,形狀細長規(guī)整,質地堅實硬脆,斷面呈角質狀花紋,粉質充足細膩,味甘淡,品質優(yōu)良。
產品特點
川明參喜涼爽、濕潤的氣候,較能耐寒,但不耐高溫。幼苗期喜稍蔭蔽。最怕強烈陽光。川明參喜深厚、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土壤,以腐殖質土及夾沙土為好。在砂性大的土壤中生長,其根的質量差。粉性小,不充實。在黏重、潮濕和含礫石多的土壤上栽培。根畸形,并易分叉。
歷史民俗
蒼溪縣川明參的種植歷史可追溯至明代。相傳公元1390年(明洪武二十三年),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豐云游至蒼溪縣云臺觀,與云臺觀道長一見如故,張三豐將道長引薦給朱元璋第十一子朱椿,道長將蒼溪所產優(yōu)質“土人參”送給朱椿,朱椿遂將其作為貢品獻給皇帝,皇帝敕令“土人參”為“明參”,視為明朝佳品,因蒼溪縣隸屬四川,故名“蒼溪川明參”。
制作方法
1.育苗:采用播種育苗,播種時間為8月下旬至9月上旬,每公頃用種量≤150kg。
2.移栽:移栽時間為播種后第二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,移栽密度為每公頃≤700000株。
3.施肥:以有機肥為主,每年每公頃使用有機肥≥25噸。
4.割苔:花苔剛抽出時,及時將花苔割去。
5.環(huán)境、安全要求:農藥、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(guī)定,不得污染環(huán)境。
蒼溪川明參的品嘗吃法
可藥、食兩用,根供藥用,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川明參可用于肺熱燥咳、陰虛勞嗽、 干咳痰粘、氣陰不足、煩熱口干等。其食用味道鮮美,具有質 嫩、粉足、湯鮮等特點。由于川明參不僅藥用價值高,而且食用價值也高,常年用量較大,因此種植川明參效益較高且穩(wěn)定。四川省青白江、蒼溪縣、巴中市、金堂縣等地都是川明參的主產地,
聲明:本站品牌策劃與包裝設計作品部分為原創(chuàng)內容,本文蒼溪川明參關鍵詞為“蒼溪川明參包裝設計,”頁面信息僅供參考和借鑒,如有侵權、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。
幫助企業(yè)找到亮點,打磨亮點,包裝亮點,讓產品更容易銷售。已經服務:金鶴大米,老街口瓜子,摩爾農莊核桃奶,御石榴果汁飲品,黃天鵝可生食雞蛋,陜果妙地鮮高品質蘋果,野森林大地陽光黑木耳,大師小點蛋撻,光明,今麥郎,書亦燒仙草等品牌。四喜發(fā)現(xiàn):每一個偉大品牌都起于微末,持續(xù)改善,終成于天下.
聯(lián)系我們背景:沁園品類咨詢,中國著名連鎖超市品類管理與業(yè)務培訓。憑借專業(yè)的服務內容與卓越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