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繪手工織布的基本介紹
60-70年代,在陜西關中地區(qū),手工織布可是農村婦女們的拿手好戲、看家本領,個個都會織。鄉(xiāng)間有句俗話,叫做“一瓤棉花做到頭”。即從搟棉花條起,直到紡紗、漿紗、織布、做衣等全套功夫。這是鄉(xiāng)村考量女人能干會做、聰明靈巧的最重要標志之一。在鄉(xiāng)間,女孩從十三四歲起,就會跟著大人學紡紗、織布,一直到二十多歲,都能織上十幾個,乃至幾十個布緞。姑娘出嫁時,誰織的布緞多、布紋花色多,就能表明誰家富足,誰家姑娘心靈手巧、勤快,手工織布嫁妝成為新娘賢能的象征。成年的農村婦女更是一年四季,從不停歇。男人們忙農田活,女人們就在家里忙紡紗,這是織粗布的頭道工序。接下來,最可觀的場景要數(shù)“經布”了。那“經布”實際上是“經紗”,那幾十丈的紗攀了一場心,“嘩啦嘩啦”地牽過來,又“嘩啦嘩啦”地牽過去,那扇形的縷縷棉紗,紅的、綠的、藍的、白的,五彩繽紛,令人眼花繚亂。
產品特點
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線質粗,空隙相比較大點,所以透氣性好,用著舒服。若是棉質不夠純的粗布床單就會起球。
歷史民俗
蘇繪手工織布得名于東晉時期的武功籍才女蘇蕙,以其絕世才貌名揚天下,曾被則天女皇推崇為“超今邁古”之人。她用五彩絲線織就的“璇璣圖”,由841字呈方形排列,橫、豎、斜均自成詩體,表達了對襄陽丈夫的滿腔思怨,既是中國詩詞藝術與織錦藝術的完美結合,又是堅貞愛情的千古絕唱,素有“情詩八千”之美譽,被歷代才子佳人爭相研誦,并成就了盛極不衰“蘇蕙文化”。
蘇繪手工織布,是蘇蕙家鄉(xiāng)人民將“蘇蕙文化”與傳統(tǒng)紡織工藝自然融合,采用本地綠色優(yōu)質純棉材料,由經驗豐富的農村婦女手工織成,蘊含著無限的時尚魅力和農耕神韻,做工考究,卓而不凡,代表了當今世界健康環(huán)保、返樸歸真、張揚個性、追求完美的土織布發(fā)展潮流。
制作方法
土織布的主要器具有:紡車、線輪、織布機、梭子、錘布石等,織造工藝極為復雜,從采棉紡線到上機織布,大大小小約72道工序。
其主要工藝流程包括四個方面:
一是紡線,先用棉花搓捻子,再在紡車上擰抽出細如絲的線。
二是整線,把紡錠上的線穗子通過線輪后,再上柺,成束、漿洗、晾干、纏成線筒子。
三是進行“經線”工藝組合,設計配色型,俗稱“經布”,然后再梳理經線,俗稱“刷布”。
四是經線滾子架上織機,雙手再梳理經線,雙腳交換踏板織布?;ㄐ驮綇碗s,梭子就由兩個增加到四個以上,雙踏板也變成四踏板。
織完了布后,又進行了機、捶布。
蘇繪手工織布的獲獎榮譽
1、老粗布家紡的材質也是純棉的!但老粗布和一般的棉布的區(qū)別在于工藝上不同,老粗布所采用的紗線一般都是21支紗的純棉紗線,而棉布一般紗線號都比較高,也就是說比較細!
2、老粗布是梭織布,棉布是針織布。做出來的成品,老粗布要比一般的棉布要厚實,紋理也更清晰,透氣吸汗性能更好,而且還能起到一定的按摩保健作用!
3、重量上陜西特產蘇繪手工織布要比一般的棉布要厚要重,所以更耐用,更不容易搓起!
聲明:本站品牌策劃與包裝設計作品部分為原創(chuàng)內容,本文蘇繪手工織布關鍵詞為“蘇繪手工織布包裝設計,”頁面信息僅供參考和借鑒,如有侵權、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。
![包裝設計公司](https://img.4vi.cn/uploads/allimg/20221122/1-221122104432420.gif)
幫助企業(yè)找到亮點,打磨亮點,包裝亮點,讓產品更容易銷售。已經服務:金鶴大米,老街口瓜子,摩爾農莊核桃奶,御石榴果汁飲品,黃天鵝可生食雞蛋,陜果妙地鮮高品質蘋果,野森林大地陽光黑木耳,大師小點蛋撻,光明,今麥郎,書亦燒仙草等品牌。四喜發(fā)現(xiàn):每一個偉大品牌都起于微末,持續(xù)改善,終成于天下.
聯(lián)系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