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夏大米的基本介紹
寧夏大米歷史悠久。公元756年,唐肅宗李亨登基靈武,將“寧夏大米”作為御用貢米。也有史載,清朝康熙皇帝征戰(zhàn)葛爾丹時期曾對“寧夏大米”贊不絕口,在凱旋回京仍念念不忘,于是欽定“寧夏大米”為朝廷貢米。直至新中國成立后,寧夏大米曾出口東歐,榮得“珍珠米”的美名。由此“寧夏大米”獲得農業(yè)部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就毋庸置疑了。 寧夏水稻種植的天然條件全國獨一無二,是全國優(yōu)質梗稻最佳生態(tài)區(qū)。稻區(qū)氣候干燥,降雨稀少,光照充足,晝夜溫差大,病蟲害輕,有利于干物質積累。里獲得優(yōu)質高產。且寧夏稻區(qū)地處黃河河套灌區(qū),黃河自流灌溉,水質良好,即可灌溉又可於地肥田極適合優(yōu)質水稻生長,給大米營養(yǎng)成分的聚集提供了無可替代的天然條件。 從古至今,民間老百姓流傳著吃“寧夏大米”不吃菜也能吃三碗的佳話。“寧夏大米”代表品種“寧粳43號”,在2009年全國優(yōu)質食味粳稻品評會上,是國內20個參評品種中,評分唯一高出國際公認最好吃的日本“越光”,獨占鰲頭。寧夏大米素有“富大硒米”、“蟹田大米”、“有機大米”、“胚芽大米”之稱。在水稻生長過程中噴施人體最需的營養(yǎng)元素“硒”。采用的養(yǎng)殖技術是稻蟹生態(tài)種養(yǎng)技術。而在整個生長過程中沒有使用農藥、化肥、激素、人工添加劑等化學物質和轉基因技術,更將稻谷中的生命之源“胚”保留了下來。 “寧夏大米”在鞏固陜、甘、蒙、青等周邊傳統(tǒng)市場的基礎上積極開發(fā)以高端、精品、高附加值為核心的有機米、蟹田米、胚芽米、富硒米等優(yōu)質產品,搶占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等高端消費市場,并出口蒙古、阿拉伯等國家?!皩幭拇竺住钡募s化生產也遙遙領先于全國,在消費中贏得了高端消費的認可。
寧夏引黃灌區(qū)是中國北方的一個古老稻區(qū)。寧夏平原灌區(qū)種稻始于6世紀后半葉,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。寧夏平原沿河兩岸,地勢平坦,享黃河之利,旱澇無虞,是寧夏農業(yè)的精華之地。水稻一年一熟,多與旱作物輪種,實行稻旱三段輪作制或兩段輪作制,局部低洼鹽堿地實行連作種稻。寧夏稻區(qū)氣候干燥,日照充足,晝夜溫差大,病蟲害輕,污染源少,生產的大米表面光滑,晶瑩剔透,細膩油亮,入口粘而不膩,滑潤爽口,口感極佳。
營養(yǎng)價值
寧夏大米蛋白質含量高,富含多種微生素和微量元素。
產品特點
寧夏大米表面光滑,晶瑩剔透,細膩油亮,入口粘而不膩,滑潤爽口,口感極佳,但寧夏稻谷整精米率偏低,堊白度較高,是影響寧夏稻米市場品質的主要因素。隨著近年發(fā)展大米產業(yè),特別注重和強調了外觀和加工品質,新育和引進品種整精米率有顯著提高,堊白率有明顯下降,透明度提高,米粒變長,膠稠度、直鏈淀粉含量、蛋白質含量均有所降低。
歷史民俗
寧夏引黃灌區(qū)是中國北方的一個古老稻區(qū)。寧夏平原灌區(qū)種稻始于6世紀后半葉,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。北周移江東之民于寧夏,帶來水稻栽培技術。史籍中有明確記載的,是唐代賀蘭山下營田中,已普遍種植水稻。《宋史》中即有“其地饒五谷,尤宜稻麥”的記載,足見千年前寧夏地區(qū)的水稻種植就已相當發(fā)達。清朝,康熙皇帝過寧夏時,曾將寧夏大米欽點為筵席主食,稱為“珠梗米”。
新中國成立后,寧夏水稻經歷了多次的品種改良換代,近年來,農業(yè)科技工作者又鑒定出了一種新的“粳型雜交水稻”。
寧夏大米的獲獎榮譽
2008年12月03日,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(yè)部正式批準對“寧夏大米”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。
2019年11月15日,入選中國農業(yè)品牌目錄。
2020年7月20日,寧夏大米入選中歐地理標志首批保護清單。
聲明:本站品牌策劃與包裝設計作品部分為原創(chuàng)內容,本文寧夏大米關鍵詞為“寧夏大米包裝設計,”頁面信息僅供參考和借鑒,如有侵權、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。
![包裝設計公司](https://img.4vi.cn/uploads/allimg/20221122/1-221122104432420.gif)
幫助企業(yè)找到亮點,打磨亮點,包裝亮點,讓產品更容易銷售。已經服務:金鶴大米,老街口瓜子,摩爾農莊核桃奶,御石榴果汁飲品,黃天鵝可生食雞蛋,陜果妙地鮮高品質蘋果,野森林大地陽光黑木耳,大師小點蛋撻,光明,今麥郎,書亦燒仙草等品牌。四喜發(fā)現(xiàn):每一個偉大品牌都起于微末,持續(xù)改善,終成于天下.
聯(lián)系我們背景:在盒馬工坊組織的盲選測評中,戶縣飯店蒸碗因口味最佳被引入盒馬銷售。戶縣飯店...